标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海南吸引外资之势已初见自贸港政策红利。
近日,海南日报报道称,今年1-4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110家,同比增长0.92%,实际使用外资约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2.33%。尤其是4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均实现大幅增长,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59.26%,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52.11%。
实际使用外资连续两年翻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自海南自贸区(港)相关政策文件发布以来,海南利用外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在2018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实现翻番情况下,2019年实际使用外资达15亿美元,再次同比增长超过100%,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从新设外资企业方面,新落地海南的外资企业涉及贸易、投资、医药、康养、旅游、农业、物流等领域。这与此前海南全球招商政策关系紧密。据海南商务厅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将在2020年根据自贸港政策早期安排开展全球精准招商引资,主要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
按照前期规划,海南在招商方面重点瞄准产业在融资租赁(飞机、船舶)、保税维修、新能源汽车、制药、医疗器械等行业领域。
以医药产业为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海南自贸区(港)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凭借“国九条”(新“国九条”)特许医疗政策优势,对外资形成了强大“磁吸效应”,多家跨国药企抛来“橄榄枝”。例如,辉瑞、目立康、赛诺菲巴斯德、默沙东等11家全球知名跨国药械厂商在2月份致函乐城先行区,表达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信心与期待。
强生公司对外事务和市场准入副总裁王金鹤直言,强生公司在乐城先行区布局了“强生博鳌创新链”等合作项目,将进一步与乐城先行区合作,把人才、技术、药械等落入园区,支持园区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接。
放宽外资准入叠加税收红利
从各方分析看,海南之所以在吸引外资方面成绩斐然,得益于其不断完善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与扩大准入开放政策。这从近期海南发布的政策可一窥端倪。
3月20日,海口市商务局和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共同打造的“投资海口”全球投资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开启了海南境外招商服务新模式。
4月13日,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也推出了全球招商服务热线4008-413-413,中、英、日、俄、德、法六种语言服务全面上线。除此之外,还邀请薇娅成为全球投资服务热线的公益推广大使。
而陆续释放的扩大准入开放政策,更成为海南吸引外资企业“利器”。
1月10日,海南省召开商务工作会议,相关人士在会上透露,2020年海南将研究制定海南自贸港版外资负面清单,扩大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开放。具体而言,2020年海南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取消外资审批和备案,严格落实“非禁即入”,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
近日,海南发布43条超常规举措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好局,传递出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的信号。在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谋划了3条超常规推动招商举措,围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将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和十个重点领域,推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除此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海南今年还将着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探索实施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离岸贸易税收制度,发展离岸贸易。
国内最早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董事长蔡强认为,外资之所以涌向海南,很大程度上是看好海南自贸区(港)的相关政策。例如,很多外资高管看准了自贸港的个人所得税红利。
实际上,自海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信号传递出后,不少世界500强与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就开始瞄准海南。例如,中旅集团、招商局集团、普华永道与德国欧绿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竞相落户。仅2019年,海南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就达338家,增长102.4%。
(作者:李振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