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魅力海南>海南故事>人物

归途终有期——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

  
《旅途即归途》封面

  “Es gibt keinen Weg, der nichtirgendwann nach Hause führt”。

  这是一句德国著名谚语,意为“旅途即归途”或“归途终有期”。

  2019年9月26日海南国际旅游岛(柏林)签约仪式在德国柏林索菲特酒店举行。为配合活动,我们特前来举办《旅途即归途——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展览。

  这是一个有关德国学者汉斯·史图博与海南岛故事的展览。


展览中展出的德文、日文和中文版本的《海南岛民族志》。

  谁是汉斯·史图博

  汉斯·史图博,1885年6月19日生于德国莱比锡,医学博士,原为德国耶拿大学生理研究副教授,1924年春,三十九岁的史图博应聘至上海同济大学任教,任医科生理学教授兼生理学馆主任,此后,史图博将他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中国。

  授业解惑之余,史图博还利用假期深入浙闽交界的畲族地区、粤桂相邻的瑶族地区、云贵两省的苗族与傈僳族地区、甘肃的蒙古族与藏族地区,还有海南岛的汉、黎、苗地区等中国各地进行民族学调查,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民族学研究材料与成果。其中,《海南岛黎族——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是史图博于1931、1932年两次到海南进行民族学调查之后撰写的著作。此书出版之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海南岛民族志》为其中文版。是海南民族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史图博亦因此而被誉为“中国黎学的奠基人”。1951年5月,五十六岁的史图博方回德国,在埃尔兰根大学哲学系讲授民族学。史图博回国后,仍与同济大学保持密切的联系。1961年12月15日,这位海南的德国老朋友病逝埃尔兰根,享年76岁。

  故事发端:史图博两次民族学调查征集大量民族文物

  1931年,史图博首次对海南岛做了民族学调查,他从海口出发,经南丰到白沙峒、元门峒,穿过五指山到崖州(今三亚、乐东一带),尔后从三亚乘船到文昌清澜港,最后返回海口。1932年,史图博再次对海南岛民族学调查,这次他从海口出发,经南丰先到儋县,再进入白沙县、昌江县、乐东县、五指山和琼中县,尔后经儋县返海口。史图博在两次对海南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过程中,不仅拍摄了许多照片,还征集了大量的民族文物,包括黎族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玩器和宗教用品。此后,史图博对这批文物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在同济大学举办过相关的教学展示。

  
镂空方底圆形挂铜钱竹藤腰篓。

  1937年抗战爆发后,史图博并没回德国,而是随着同济大学南迁至四川宜宾小李庄,就在这极其艰难的时候,他依然没将这批海南民族文物落下。其时,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前身,解放后改称)也于1940年6月自南京经江西、湖南、湖北、重庆、昆明辗转至小李庄,恰与同济大学为近邻。当时,对史图博这批民族文物感兴趣的人很多,其中就有几家美国博物馆欲出重金购买。中央博物院历来非常重视田野民族调查,故也很重视史图博这批民族文物,乘与史图博为邻之际,中央博物院派主任干事曾昭谲(后南京博物院院长)和专门设计委员李霖灿前往拜访史图博,两人经过考察这批民族文物,认为这批民族文物很有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当时李霖灿给这批民族文物予以了高度评价,他在《国立中央博物院的民族学研究》上曾有描述:“侾黎三十三件,以黎女绣裙及黎男头巾二件最为精美,另木契二件及压胜犬骨一件为民族学极有价值之标本”,而“岐黎二十一件,以男黎绣围腰及黎女绣裙为美,饭酒竹管、旅行竹筒最罕见”,至于“白沙洞黎一百零三件,其中珍品甚多,如男黎之绣围领一件,女黎织花裙十六件,女子外衣七件,皆为极美丽之标本。雕骨方面有女子雕骨发簪十二件,男子雕骨发簪二件,尤为不可再得之标本,其他如骨雕刀鞘一件,木雕刀鞘一件,木制牛铃件、古代木偶一件,占卜用鸡骨一件等,亦皆为民族学上极可贵之标本。”时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的李济接到报告后,遂决定征集入藏,并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报。

  1946年6月,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朱家骅签署了指令,划拨给中央博物院350万元购买这批文物。1946年9月,中央博物院以250万元悉数收购了史图博民族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46年度工作报告》上有:“收购史图博教授在海南各地所采集民族标本三百六十件,每件为制一卡片,计作卡片一千二百二十张。”其实,其间除了民族文物,还应包括照片底片与原始照片等。接着,1947年1月,中央博物院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报了收购史图博民族文物的报告。

  史图博民族文物入藏中央博物院后,立即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首先,1948年,中央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联合展览会”,在展览之“中国西南及南部民族文物”上,展出了史图博民族文物。随后,1949年7月,中央博物院又举办了“中国西南部及南部少数民族文物展览会”和“西南气候地理医药卫生及少数民族文字展览会”,其中也展出有史图博民族文物。

  紧接着1950年9月,南京博物院又选其及其他民族文物进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内民族文物展”。可以这么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与五十年代初,海南岛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之对外展示,一直是以史图博采集的民族文物为主。而包括史图博民族文物在内的这些中国西南部及南部少数民族文物,在当时的对外展示中,极大影响了世人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认识。己故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在《中央博物院举办中国西南部及南部少数民族文物展览会特刊序言》就说:“根据以前调查的结果,中国的少数民族,按他们地理分布、语言、风俗、宗教的不同,约可以分为七大支,六十六族,但我们这里陈列的东西,只限于以下八族的:

  (一)贵州的苗人;(二)贵州的仲家;(三)云南的么些;(四)四川的倮罗;(五)四川的羌人;(六)四川西康的嘉戎;(七)四川西康的康巴和海南岛的黎人。这唯一的理由,是因为我们这几年的工作,限于西南及南部各省,所采集的材料,只有这几种民族的东西。东西虽然不多,但我们看了以后,不由得不敬佩这些民族卓越的天才。他们在手工业上、艺术上的成就,超过许多自命文明进步的人,我们以前认为他们文化是落后的错误观念,现在应当纠正了。”

  故事延续:“灯下故人”巡回展

  当年史图博拒绝了美国多家博物馆高价收购其民族文物的请求而情愿低价给中央博物院,这一方面是因他对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向往,另一方面则因他对海南岛的偏爱,故坚持将黎族文物保留在中国,尤其是交给中央博物院最有意义。故事到此,似应完美结束。殊不知,史图博民族文物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在此后。

  1954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国家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民族文物展览”。展览筹委会经过认真筹备后,认为仅以故宫博物院的院藏文物难以支撑这一展览。于是文化部便向全国各地发文通知征集文物。接到这一通知后,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响应。南京博物院于1954年6月底挑选少数民族文物十余箱计1377件送抵北京,拨交给了故宫博物院,在这里面,包含了史图博民族文物327件。遗憾的是“民族文物展览”因故未能举办。

  在文博界展开对史图博民族文物追寻的同时,民族学界也在开展对当年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学调查之路的追寻。其中,最热门的活动是组织专家、学者沿着当年史图博走过的地方做民族学或人类学调查,谓为“重走史图博之路”。主要有2014年海南大学图书馆举行的“重走史图博之路”、海南省博物馆于2017年举办的“重走史图博之路”、2019年德国“宝马”公司在海南进行的“中国文化之探·重走史图博之路”活动。海南省博物馆又于2018年底与南京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成功共同联合举办了史图博民族文物展:“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展览一展出,即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首先是史图博曾任教过的上海同济大学,不仅派人过来观摩,还力邀我们前往与之合作办展;德国驻广州总领事冯·马丁也专程来观展,对展览十分感兴趣,双方均有意将展览带回德国。

  “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结束后,2019年3月移至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展出,原本计划展出一个月,因受欢迎,又作了延长展出;同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推出“凝固的时间——德籍同济人史图博教授展览”。值海南国际旅游岛在德国做系列推介之机,海南省政府沈晓明省长指示引入史图博与海南故事展,通过展览肯定史图博在海南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地位及其贡献,在告慰故人之余,勾起人们对海南岛这位老朋友的怀念,从而拉近海南岛与德国的距离,以此架起一座中德人民的情感桥梁,再度吸引更多的德国朋友前来海南岛观光访问,甚至工作与生活。于是有了今天《旅途即归途——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柏林展,各界反响强烈。

  “旅途即归途”,汉斯·史图博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与海南岛的故事一定还在继续。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联系我们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ICP备19005356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