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搞海运,船不够用了!”落户海南4年多,丹海航运(海南)有限公司的海运事业越做越大,买新船成为今年的“头等大事”。投入数千万元,该公司总经理王渊明不久前新买了一艘国际货轮,并把船落户在“中国洋浦港”,为海南远洋航运增添新运力。
随着王渊明的“开平”轮落户,“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总载重吨突破600万吨大关,登记在册船舶达到63艘,登记数量与运力规模稳居全国自贸港(区)首位。
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向海图强,港通天下。聚焦海南自贸港“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政策目标,海南全力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运枢纽,加速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海南自贸港政策加力扩围带来的巨大红利,推动航运企业和海南的双向奔赴。扎堆落户的国际货轮见证了国际航运枢纽的崛起。
为何一路向海来海南?王渊明算了一笔账:受益于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零关税”政策,企业选择“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可以节约超过700万元的经营成本。
海南强化制度集成创新,航运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截至目前累计为新造船舶退税4亿元、外籍船舶免税超11亿元。目前,“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船舶总载重吨达635万吨,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稳居全国第二,海南船队加速驰骋世界。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黄澎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形成以洋浦港为国际枢纽港、海口港为全国主要港口,八所港、三亚港、清澜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四方五港”格局。全省建成生产性泊位15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8亿吨。
港通,船聚,航运网络加速织密,让海南与世界更近。海南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截至今年6月,全省稳定运行的集装箱班轮航线72条,覆盖全国主要港口,逐步形成了“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
远洋外贸航线,“洋浦—阿布扎比”、美西美东及印度直航航线填补了洲际班轮航线的运输空白,海南已成为中国与中东、北美、南亚新的贸易节点;近洋外贸航线,今年新开通至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的4条航线,并新增“洋浦—印度”直达外贸航线,初步构建起覆盖东盟十国及南亚的密集航线网络;内贸航线,已开通30条航线,持续加密与华东、华北地区的航线,强化与北部湾港口、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密度支线,稳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的地位。
作为海南第一大外贸口岸,洋浦港已与阿布扎比港、新加坡港等5个国际重要港口签订了合作协议。黄澎表示,2024年洋浦港内外贸航线达50条,货物吞吐量6400万吨、同比增长10.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1万标箱、同比增长9.2%,首次跻身中国港口前20强,航运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发展,吸引企业加快“闯海”。如今,已有近千家航运企业齐聚海南,涵盖船舶运输、船舶管理、船员服务、航运金融等多个领域,一个千亿级港航物流产业集群正加快成型。
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