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策解读>网媒视角

“海南制造”能否出圈全靠“它”了!

发布日期:2022-05-30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海南自贸港的“零关税”政策优势十分突出,也就是全球制造的绝大多数货物,包括内地制造的,进海南我们不收他关税。少了这税,市面上进口的商品、原材料等价格会低点,方便大家在海南买买买。

不过,就跟现在的经济形势一样,不是我们不想消费,是根本没钱消费,对我们岛民来说,贵上个十块八毛的又何妨,囊中羞涩才是问题所在。

So,如果帮不到本土企业发展、没法促进海南制造出圈大卖,不能让大家多赚钱、容易赚钱,再好的政策我们海南土著(只要来了海南都算土著)也不care!

能够降低海南制造税收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便于海南制造在内地卖卖卖的“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才是值得关注,急需落地的好政策。

一、“货物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是个啥?

按照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设计,封关运作后,海南实施单独的关税政策,有那么一丢丢“单独关税区”的意思(只是有这个意思哈,我们现在确实不是,香港是个货真价实的单独关税区),绝大部分货物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免征进口关税。当然,仅从关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避免海南成为“合法的走私通道”,经由海南进入内地的货物就要设个坎——得交关税,不然会对内地市场形成很大冲击。

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从海南运到内地的所有货物都要交关税,原本不需要交税的海南本地产的椰汁、药品、汽车啥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来就没啥太明显的竞争力,再这么一整,他就敢直接死给你看。

举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我国对汽车按排量、动力性等征收差别化的进口关税,以燃油车为例,平均关税水平在30%以上。我们的汽车本来竞争力就不是很强,如果穿“二线”到内地销售价格还要高个哪怕15%,直接连挣扎都没必要了,吸引国外一些高端汽车品牌来海南投资建厂的念想也可以直接掐了。

海南和内地原本就是一体的,海南制造的东西如果再收上一道关税,简直就相当于手起刀落,直接切断海南与内地的血水之情,我们引以为傲的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的优势就是个讽刺,对标新加坡、迪拜等建设自贸港相当于痴人说梦。

我们不是已经签了RCEP,还想签CPTPP嘛,这些自贸协定生效后,东盟、日本、韩国的东西进口到我国的东西,大都不收关税了,内地总不能还再收我们自己人的关税了吧,不然不混成印度了!没错,印度国内不少省跟省之间是要收关税的,压根就是个散装的国家,没法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所以,对确确实实在海南本地生产的东西,对海南制造,这税坚决不能收!得让在海南生产出来的货物跟封关之前一样,低税收成本的在琼州海峡间自由流动。

“货物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简单理解就是海南制造的货物到内地,内地不收我们关税。

这政策一旦全面实施,海南用进口料件制造的汽车跟从境外进口车比,这市场竞争力不得蹭蹭往上飙,所以一直在疯传有些豪车大厂要来海南投资建厂。

二、原产地规则。

啥叫海南制造?从西班牙抓块裸奔的火腿,在海南给他穿上衣服,算吗?从俄罗斯、乌克兰买点小麦,在海南磨成面粉,算吗?从全球各地采购零部件,在海南组装成汽车,算吗?

实话说,这玩意真不是临时拍脑袋就能算的。得先制定好游戏规则。什么规则?我们参考国际贸易中的原产地规则来说说(弱弱地说一句,是参考啊),规定好怎么才算是海南制造,哪些能享受关税优惠、并且不受其他贸易管制,大家才好玩耍,不至于后面扯皮、折腾。

有些专家总想把原产地规则往复杂里说,让它成为一门很神秘、看似高深莫测的学问(讲真,它涉及面的确非常广,是个庞大的体系),整的玄玄乎乎的。作为资深的吃瓜群众,我们没必要连瓜皮一块啃,尝尝最核心的部分就够了。

国家(区域)之间的原产地规则一般要解决两件事:

一个是关税税率能优惠到多少,CPTPP各成员国用同一张关税减让承诺表 ,整体关税差异水平不大。

但RCEP则采取了更加复杂的关税差异化规则,部分成员国采取了多张双边关税减让表。以我国为例,在RCEP协定中与其他成员国采取两两谈判方式明确关税减让承诺,分别制定了中国—东盟、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中国—韩国、中国—新西兰5张关税减让表,来自不同国家的原产货物将适用不同的关税税率。

比如,日本的医疗车卖到中国税率为12%,而新加坡的医疗车第1年为12%,往后逐年以0.6%的级差递减,第20年进口关税税率下降为0。

二是怎么算原产货物,原产货物认定就显得非常重要,毕竟直接关系到货物清关时要缴纳的真金白银。RECP、CPTPP规定,当某一货物区域价值成分累积不少于40%时,可被视作原产货物,也就是说不管你的原材料从哪里进口,只要在协议国圈子内加工增值超过40%就能享受到关税优惠,具体能享受到哪个国家的优惠税率,大家商量好了办。

这里要提醒的是,在具体规定上,RCEP与CPTPP有所差别。

现阶段RCEP采用的是非完全累积,这指的是被计入区域价值成分累积计算中的原材料、中间品等,必须是已取得原产资格的材料(如果没有取得原产资格的材料就不能适用这个规则,货物清关时就得多掏银子)。

而CPTPP采用的是完全累积,即只要是在成员国领土内使用的生产材料,无论是否已获得原产资格(是否获得原产资格不在乎),其生产过程的增值部分均可计入最终货物的区域价值成分计算。

举个例子说,假设澳大利亚有批总值3000元的货物,在澳大利亚境内原材料成分为1000元,其区域价值成分占比1000元/3000元=33.3%<40%,因此不具备原产材料资格,这批货物由澳大利亚出口到RCEP其他成员国适用非完全累积规则,计入最终区域价值成分则为0元;而同批货物由澳大利亚出口到CPTPP其他成员国适用完全累积规则,则尽管其区域价值成分占比也是1000元/3000元=33.3%<40%,但由于CPTPP规则不要求其必须在各成员国领土获得原产资格,所以计入最终区域价值成分则为1000元。

对海南自贸港来说,其实很简单了,因为已经说了是零税率,我们只要把怎么算海南制造搞清楚就行了。不含任何进口料件的当然必须得算原产,我们具体聊聊含进口料件的到底该怎么算。

《自贸港总体方案》里说加工增值超过30%就算,但《自由贸易港法》里明确:“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达到一定比例的货物,免征关税”。所以,这个比例具体咋操作,还有不小的想象空间,里面的弯弯绕绕也非常多,值得仔仔细细掰扯。

比如,一批货物在所有的原材料都从欧洲进口,如果在菲律宾加工增值了20%,再在印尼加工增值了20%,销往中国内地基本能享受零关税(RCEP下,90%的货物都零关税了)。但如果在菲律宾加工增值20%,然后在海南加工增值20%,再运到内地,就没法享受关税优惠了,我们海南的待遇还不如印尼,这,合理吗???

再比如,RCEP、CPTPP都说了,除上面的区域价值成分累积40%之外,税则归类改变(税号归类发生了改变,比如,假设进口面粉的税号是001,搞成面条税号变成了007)也可视为实质性改变,也可以享受优惠关税税率。

也就是说,有些产品在东盟十国的加工制造增值达不到40%,即便只有1%,但加工后税号发生了改变,也能享受到零关税。这个政策这些协议国都有,但如果在海南,即便加工制造后税号发生了改变,增值哪怕到了29%都要交关税,不就扯呢吗?

除了税则归类改变,国际上还有加工工序等作为补充标准。比如,为了吸引国际生产企业将部分加工工序布局到本地,有的规定,只要是在当地加工进行了某道重要的或核心的工序,不管它增值多少、税号有没有改变,都算是原产。这个对导入产业,补充完善当地产业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正是海南求之若渴的嘛!

三、咋能让这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我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这些年我们又跟不少国家签订了一堆自贸协定,约超过90%的产品将逐步免除关税,海南的政策优势被“摊薄”,甚至被超越了。

封关运作后,相对于内地,海南相当于获得了类似RCEP成员方“原产地”的身份(只是类似RCEP成员方“原产地”的身份啊)。海南是祖国的一部分,在这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外国的关税优惠力度比海南更大吧!

所以,“对标国际最高经贸规则”,是不是可以这样想一想:

一是借鉴CPTPP规则,把海南自贸港视为一个“成员方”,允许对来自RCEP成员国及其他与我国签署了自贸协定的国家的原材料及中间品,在海南自贸港补足了协定要求的区域价值成分比例(如RCEP项下40%)后(包括加工增值部分或添加的本地原材料部分),销往内地时即可享受免征关税政策。

二是借鉴RCEP、CPTPP对“实质性改变”的判定标准,将税则归类改变、关键制造或加工工序标准纳入海南“实质性改变”判定标准,对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后发生税则归类改变的货物,销往内地时免征进口关税;货物在海南自贸港生产加工时,如果使用了规定的关键制造或加工工序,销往内地时免征进口关税。

比如,日本进口医疗用热阴极荧光灯到内地并不享受优惠关税待遇,我们可以利用这项政策,把这些产品进口到海南来,加工成医用杀菌消毒器械后再卖到内地,这样就能逐步吸引国内外生产企业将海南需要的部分加工工序布局海南,带动海南产业链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RCEP、CPTPP协议国的优惠政策拉齐,自贸港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国内外企业家才有可能前来投资设厂,海南制造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内地广阔的市场腹地、冲出国门,备受大家诟病的海南第二产业出圈才有希望!(来源:蒲兮微信公众号)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联系我们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ICP备19005356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557号